核心提示:宮頸的癌變歷程漫長,從癌前病變發(fā)展到惡性的浸潤性宮頸癌,起碼有5-10年的潛伏時間。所以,只要選對體檢,90%以上的宮頸癌可被預(yù)防,扼殺在“癌前病變”階段,那么該如何進行宮頸癌篩查呢?

宮頸癌篩查多久做一次?
核心提示:宮頸的癌變歷程漫長,從癌前病變發(fā)展到惡性的浸潤性宮頸癌,起碼有5-10年的潛伏時間。所以,只要選對體檢,90%以上的宮頸癌可被預(yù)防,扼殺在“癌前病變”階段,那么該如何進行宮頸癌篩查呢?
目前,宮頸癌依然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,然而,宮頸癌又有其他惡性癌種所不具備的特點:目前唯一一個知道病因的癌癥。并且,宮頸的癌變歷程漫長,從癌前病變發(fā)展到惡性的浸潤性宮頸癌,起碼有5-10年的潛伏時間。所以,只要選對體檢,90%以上的宮頸癌可被預(yù)防,扼殺在“癌前病變”階段,那么該如何進行宮頸癌篩查呢?
21歲時開始做宮頸癌初篩
何時開始宮頸癌篩查?新的篩查指南建議女性在21歲時開始初篩,無論初次性交的年齡或其他危險因素,21歲以下女性不應(yīng)該行宮頸癌篩查。主要原因是,年輕婦女罹患宮頸癌非常少見,過去的篩查資料表明,年齡低于21歲婦女宮頸癌的發(fā)生率無明顯變化。篩查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陰道檢查或治療。而且絕大部分HPV感染引起的宮頸病變能自愈。
專家表示,但是如果初次性交的年齡的年齡過早,建議女性提前進行初篩,一般每年一次細胞學檢查,連續(xù)兩年均為正常者,可適當延長篩查間隔時間至3年查一次;高危婦女人群,篩查時間應(yīng)較短,最好每年篩查一次。
宮頸癌篩查“三步曲”
專家介紹,目前女性宮頸癌篩查主要有三種方式:
第一步宮頸細胞學檢查。首先是宮頸TCT,TCT檢測是宮頸癌前病變檢查的第一步,TCT能發(fā)現(xiàn)早期病變的細胞,較常規(guī)巴氏方法更客觀、更準確且無人為誤差,能做到真正的早期診斷(診斷率高達90%以上)。其次是人乳頭瘤病毒(HPV)檢驗,HPV病毒是引起宮頸癌的元兇,感染高峰在18-28歲和40歲-44歲兩個年齡段。感染HPV后,大部分女性自身能清除HPV,然而有不到10%的女性,無法完全清除體內(nèi)的HPV,這樣HPV便與DNA整合,改變宮頸表面鱗狀細胞的性質(zhì),慢慢侵蝕正常的宮頸,直到發(fā)生惡變。HPVDNA檢測篩查宮頸癌前病變的敏感性優(yōu)于傳統(tǒng)的巴氏涂片細胞學檢查。
第二步:陰道鏡檢查。
第三步:宮頸活檢。當HPV陽性或?qū)m頸TCT有異常時,就要做陰道鏡配合宮頸活檢予以確診。
專家表示,就女性而言,即使感染了HPV病毒也不代表一定就會發(fā)展成宮頸癌,只是有發(fā)展成宮頸癌的可能,因為體內(nèi)的免疫系統(tǒng)有可能將病毒消滅掉,所以應(yīng)每年復查宮頸TCT和HPV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異常馬上進行治療,這樣就可以將宮頸癌消滅在萌芽狀態(tài),一些免疫力稍差的女性只需每年定期做防癌篩查,就能夠避免宮頸癌的潛在危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