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痛經、不孕,小心子宮內膜異位癥!
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育齡婦女最常見良性疾病之一。保守估計育齡婦女10%患有此病。伴有不孕的婦女中約50%與該病有關,而伴有盆腔疼痛的婦女中發病率高達70%。
子宮內膜異位癥,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內膜以外部位,最常見的位置有卵巢、盆腔腹膜等。
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,病變部位不同,臨床表現也不相同,最常見的癥狀如下:痛經、不孕、月經失調、性交疼痛;周期性尿頻、尿痛、血尿;慢性下腹痛、慢性盆腔痛、腰背部疼痛等。
診斷內膜異位癥,除了病史、婦科觸診檢查,臨床輔助檢查包括:
B超檢查、CA125(癌抗原125)值測定 、抗子宮內膜抗體(EMAb)、腹腔鏡檢查等。
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方案,根據患者年齡,對生育要求、病情嚴重程度、癥狀及病灶范圍,加以全面考慮,可行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。